高血压应该远离哪些误区?血压下降得越快越好
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。很多年轻人认为高血压远离自己,不重视日常保健。其实高血压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,很多中年人甚至年轻人都有患高血压的风险。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,是冠心病、脑卒中和肾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。我国高血压的特点是“三高三低”,即患病率、致残率、死亡率高;知晓率、治疗率、控制依从率低。很多人对血压有很多误解。在这里,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高血压防治的误区。
误区一:高血压患者必须绝对严格限制饮食
一般来说,高血压患者应该限制饮食,但限制饮食过于严格是不合适的。高血压患者主要限制盐和高脂肪饮食,应多吃蔬菜、水果等低能量饮食。
误区二:心脑肾功能已经损害的病人不宜将血压降
过去认为心、脑、肾功能受损的患者,为了维持这个器官的血液供应,应该有较高的血压,降低血压会加重缺血。目前认为,心脏、大脑和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降低血压,以保护受损的器官,避免因血压升高而进一步恶化。
误区三:长期用药可产生耐药性
部分患者使用降压药后血压稳定,但担心出现耐药性,无需换药。降压药不同于抗菌药,长期使用产生耐药性的几率较小。有的患者开始有效服药,一段时间后血压控制不如以前。大多数病例是由于疾病的进展或其他情况的发生而引起的。此时,应要求医生根据个人情况添加或更换抗高血压药物。
误区四:降压药会使血压越降越低
人体内有一个精致细腻的血压调节系统,在很大程度上将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。同时,只要血压降至正常,医生会酌情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用量。适量的保养不仅会使血压降得过低,还能有效保护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。只有了解高血压,才能积极防治,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。
误区五:保护血管就能降低血压
有患者认为服用保护血管的维生素C、维生素E、脉通,不服用降压药就能降血压,这是错误的。医学观察研究指出,只有按照医嘱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,才能最有效地降低血压和保护血管。
误区六:老年人的血压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
老年人血压升高不是生理现象,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年轻人相同。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,老年人降低高血压的目标是收缩压150mmhg。指南还指出,如果可以耐受,可以进一步降低。但这一点在国际上是有分歧的,因为衰老的心脏和血管需要更多的保护,老年人需要有和年轻人一样的血压水平。同样程度的高血压对老年人的危害大于对年轻人的危害。
误区七:去医院复查时停止服用降压药物
有些高血压患者在去医院复查前就停止服用抗高血压药物,认为停药后更现实地测量血压是错误的。降压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医生更注重服药后的血压水平。所以不管去不去医院,都要按时吃药。
误区八:有贫血的人不会患高血压
贫血患者会高血压吗?一般来说,贫血不会有高血压等疾病。主要原因是贫血通常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、红细胞计数和/或红细胞压积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,而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,是指血压超标
eft;">误区九:血压降得越快越好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,血压降得过快、过低均是不合适的,也是不可取的,因为此时患者会感到头晕、乏力等,甚至还可诱发脑血栓等。所以,医生要求的降压原则,应是缓慢、持久、适宜和能适应为度。
误区十:血压在每天中午最高
有的人认为中午体内血液最“旺”,单纯地以为中午血压最高。其实,正常人群及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都呈“双峰一谷”的变化,即一般上午8~9时、下午4~6时为两个高峰,凌晨2~3时为低谷。中午并不是血压最高的时候。
误区十一:收缩压高一点没有什么危害,只要舒张压正常就可以了
长期以来认为高血压的危害性主要在于舒张压增高的观点应该纠正。因为,最新临床研究证实,收缩压增高的危害性远大于舒张压的增高。
误区十二:保健品有降压作用
近些年保健食品越来越多,各种宣传铺天盖地,辅助降血压是保健品广告常见的宣传语。实际上,保健食品没有明确的降血压作用。保健品所谓的功效根本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。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,消费者若对该类产品认识不够,使用方法不当,很容易产生危险。有高血压的人应当到医院正规就诊
误区十三:肥胖者才会得高血压
肥胖是引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,但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还包括多种因素,如环境、遗传、适应性、神经系统、内分泌系统等。因此,无论身体偏胖或偏瘦,都可能由于超重之外的其他因素而引发高血压病,所以都应定期测量血压。
误区十四:凭自我感觉判断病情的轻重
一般讲,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呈平行关系,即症状轻则病情就不重。但临床上也有例外的,一些年轻体壮的高血压患者或久病的高血压患者,有时有症状较轻而血压较高的现象出现。此时,只凭患者的自我感觉去判断病情的轻重是不全面、不准确的,而必须以医生的检查诊断为准。
误区十五:血压高一点没什么关系,不必大惊小怪
其实,大量观察研究证实,血压即使稍微高一点,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也会明显增加,对于高血压,千万别采取不在乎态度,一定要认真对待。
误区十六:血压增高就是高血压
在生活中,由于激动或其他不良刺激等原因,有偶尔使血压升高的,这不一定是高血压,只有在几天或更长的时间内,连续3次测量血压(每天同一时间内测量)都高于正常者,才能考虑是否患上了高血压病。
误区十七:服用降压药物影响肝肾功能
绝大部分降压药物都是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,但这并不表示对肝肾功能都有损害。各种药物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,由于每位患者的反应性不同,不良反应的表现也各有不同。
有些人由于担心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,而不敢应用。实际上,有的人服用降压药物可能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,但相比高血压的致残、致死的严重后果而言,服用降压药物的获益更大。
推荐链接
最新资讯
- 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_4
- 高血压应该远离哪些误区?血压下降得越快越好
- 喝什么茶可以预防高血压?茶道保健缓解亚健康
- 什么时候测量血压最准确?但是如果不重视这三件事 那就是浪费时间!
-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什么影响?如何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?
- 患高血压时注意夏季饮食 谨记这五大饮食原则!
- 警惕早春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该补充他们的成分
- e21vichv
- 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预防高血压的习惯
- 患有高血压的女性更容易眩晕 高血压常见症状介绍
- 老年人高血压有哪些症状和体征?
- 什么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?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怎么吃
- 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时应谨慎
- 怎样吃才能预防高血压?饮食的这些方面应该受到限制
- 血压为什么会升高?高血压怎么才能降下来?
相关资讯
- 感冒真的应该多喝水吗
- 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_4
- 男性尿道炎很常见 出现这7个症状就尽快去医院!
- 女性不孕要做什么检查?这四种检查是必须的!
- 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?这些复杂情况需要持续关注
- 画眼线容易干眼症?爱美的同时注意眼睛健康
- 高血压应该远离哪些误区?血压下降得越快越好
- 前列腺萎缩是怎么引起的?要帮你找出这三个元凶 男人要警惕!
- 怀孕期间最好不要错过分娩黄金期
- 电子血压要测多少次才算准确
- 患有结膜炎的新生儿不必惊慌 你应该能正确处理3种常见的感官!
- 喝什么茶可以预防高血压?茶道保健缓解亚健康
- 前列腺炎影响性功能吗?男人需要了解四个关于前列腺炎的常识!
- 女性要注意这三种疾病 会影响怀孕 要积极治疗!
- 高血压控制不好 注意这些疾病中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哪些?